03

西部重工公司:以“三抓三促”行动激活发展新动能 2025年04月11日

记者 张 瑾

在全省深入推进“三抓三促”行动的关键时期,西部重工公司紧紧围绕自身发展实际,将“三抓三促”行动融入生产经营与改革发展的各个环节,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实现逆势突围。

抓学习 强根基

锻造复合型团队

去年11月30日上午,一场严肃的考试在西部重工公司机关办公楼五楼会议室进行。考试由该公司主要负责人监考,参考人员隔桌而坐,将数月自学成果认真书写在试卷上,接受检验。

为提高管理团队“党建统领”和“生产经营”两种能力,西部重工公司创新开展关键岗位能力提升工程,人员覆盖内设副职及以上,通过闭卷考试方式检验学习成效,着力打造复合型领导团队。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该公司党委在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持续用力,坚持专题学习与实践转化双轮驱动,制定领导班子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学习计划,去年全年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1次,组织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3次,班子成员撰写交流心得20篇。

此外,该公司组织领导团队进行5次集中思考研讨,提出“四新一控”治企要求,明确了寻求突破、实现新发展目标的具体举措。同时,坚持利用早调会前10—15分钟学习履职必备知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各类研讨讲座培训,不断优化员工知识结构,提升思维层次,促进思想观念解放。

酒泉天成公司完成的“不锈钢钢卷罩式炉内罩修复技术”正是学习成果有效转化的典型案例。从开发罩式炉扩散器、初尝创新硕果,到成功攻克罩式炉内罩开发难关,技术人员不断学习、不断沉淀,最终拿下这一核心高端部件制造任务。该技术突破了国外垄断,年修复量达到100套,创造产值上千万元。

抓执行 提质效

保障工作高效推进

通过生产经营大计划管控模式,瓜州新能源基地实现订单、生产全流程管理,产能提升30%,连续3个月产量突破6000吨;运用法律手段清收历史欠款2137万元,处置积压塔筒实现收入1179万元……

针对影响和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西部重工公司坚持“五定三不推”原则,建立“周协调会+督办清单”机制,将139项重大事项纳入管控,压茬推进洛阳公司关停减亏、摩擦焊钢爪产能提升等重点工作,对不落实、落不实的人和事,按照管理权限严肃处置。

市场开拓方面,销售团队创新“技术+服务”模式,助力市场拓展和效益提升,2024年外部订单增长23%,承接外部机电产品订单1.52亿元。该公司市场营销室经理胡宝成介绍:“针对客户设备故障率高的痛点,我们开发差异化烧结台车箅条,使故障率下降40%,成功占据西北市场89%的份额。”

不仅如此,该公司还建立预警机制,动态监控应收账款、存货周转等指标,并通过每月两次的“三抓三促”行动履职会,对排名末位单位进行专项督导,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该公司应收账款下降25%、存货资金占用减少1500万元。

抓效能 促转型

培育竞争新优势

因时而动,应势而为。去年以来,西部重工公司围绕打造西北地区专精特新中小一流企业目标,以研发和营销机构为“先锋”,重新定位机械制造研究院研发职能,围绕钢铁、有色、能源化工等主业,开发新产品,推进进口备件国产转化;销售团队立足西北五省实际,一路向西研究细分市场,主推适合企业长远发展的优势产品。2024年,该公司大力拓展支撑型产品种类,立项研发11项,具备列入支撑型新产品序列的2项,全年支撑型产品种类达到31种,占该公司经营收入的27%。

降本增效方面,该公司创新推行“市场倒逼成本法”,以订单价格倒推各环节成本。铸球产品通过工艺优化和供应链管理,单吨成本下降8%,全年降本增效7017万元。此外,用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获得研发费用1200万元,争取省级奖补资金323万元。

风险防控方面,该公司建立覆盖12个关键领域的风险矩阵,严格执行“两金”压降目标,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三年为正。“我们严控高风险项目,优化融资结构,带息负债规模下降1100万元,财务费用减少900万元。”该公司经营财务室负责人说道。

今年,该公司继续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明确了推进重点产线、基地建设的目标任务:覆膜砂再生线投产后实现铸球及中高端铸件1.5万吨产能,力争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5%;拓展锻造法兰产线,新增热处理设备开发风电轴承环锻件,消除周期性经营风险;打造年产800台高性能烧结台车基地,开发铁合金锭模等长寿铸件;引进钢铝摩擦焊产线,形成万吨级导电阳极组件产能,进一步赋能产业升级,助力企业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