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小举措”发挥降本增效“大能量” 2025年04月11日

“五小”活动是企业生产一线创新的重要形式,一些看似很“小”的举措,却凝聚着“大”智慧。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集团公司各基层单位职工积极响应企业降本增效号召,聚焦现场生产难题,动脑筋、想办法,实施一系列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在节约成本、提升效率、保障安全、改进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强企有我”的责任担当。

榆钢公司炼铁作业区: 全精矿烧结降低生产成本

本报讯(通讯员 安阳) 3月份,宏兴股份榆钢公司炼铁作业区烧结工序最大限度提高周边精矿性价比,不断优化配料结构,实现了全精矿烧结,进一步降低了烧结矿成本。

针对全精矿烧结对烧结矿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烧结工序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措施:改进松料器布局方式,提高料层透气性,稳定烧结矿产量;全精矿烧结后,坚定推行厚料层烧结,根据磁铁精矿在烧结过程中的氧化放热作用,降低燃料配比,优化技术经济指标;生产过程中策划配料结构,保持一定的活性熔剂配比,提高混合料的制粒效果和制粒强度,稳定烧结矿强度。

自实施全精矿烧结以来,榆钢公司烧结矿质量稳定,生产指标全面提升,烧结转鼓指数保持80%以上,来料粒度组成0—10mm占比较前期提高0.23%,烧结矿成本环比降低6.43元/吨。

陇西分公司: 散装氧化铝下料口改造成果显著

本报讯(通讯员 高莹) 近期,东兴铝业陇西分公司完成240kA电解铝系列散装氧化铝下料口改造项目,保障了散装氧化铝下料系统平稳高效运行,为企业带来了显著效益。

陇西分公司生产系统氧化铝输送方式为风动溜槽输送,随着氧化铝集装箱发运量增大,现有新鲜氧化铝输送溜槽在卸料和输送环节存在效率低下问题,难以满足散装氧化铝的高效转运需求。

为破解这一难题,该公司净化作业区成立项目团队,决定对240kA电解铝系列散装氧化铝下料口进行改造,并通过现场研究、测算,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项目方案。

项目团队首先在240kA净化区域两套氧化铝风动溜槽上方分别加装漏斗,并利用现有设施将收尘管道接入净化烟道,实现散装氧化铝的打料工作,使集装箱中的氧化铝顺畅卸入漏斗后,通过星型卸料阀有序输送至现有风动溜槽,提升了氧化铝的卸料及输送效率。与此同时,充分考虑到实际生产环境的需求,在漏斗上方设计并搭建彩钢防雨棚,为卸料漏斗提供了可靠防护,有效避免氧化铝受雨水侵蚀影响品质,在一定程度上也优化了工作环境,保障了卸料作业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检修工程部仪表检修作业区:技术改造提升高炉水冲渣生产效率

在受料漏斗收尘方面,项目团队并未增设新的除尘器,而是将其就近并入电解烟道中,不仅节省了设备投资成本,也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了额外的能源消耗,提升了企业环保效益。

本报讯(记者 张静) 日前,宏兴股份检修工程部仪表检修作业区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大幅提升了高炉水冲渣生产效率,降低了仪表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备件采购费用,保障了高炉安全稳定顺行。

酒钢本部1号高炉冶炼过程中,采用水冲渣工艺处理炉渣。一定压力的冲渣水将高炉产生的大约1500℃的熔渣冲制成水渣后,再制成矿渣水泥,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冲渣水主要由三台给水泵输送至主水管道,岗位人员在主水管道上安装了压力检测仪表,实时不间断检测管道给水压力,并联锁给水泵组,确保冲渣水达到压力要求。”仪表检修作业区炼铁仪表班点检梁文武介绍说,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高炉冲渣水主给水管道压力检测通常采用常规检测手段,由于冲渣水温度较高,且含有大量杂质和气泡,经常会发生压力波动及回零现象,不能正确指导水冲渣生产,进而对高炉生产顺行造成影响。

面对这一问题,该作业区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分析研究,通过在冲渣水主给水管道上部开圆滑孔洞、制作金属短接、引入工业生产水、安装电磁阀等措施,保证了智能时间控制器根据情况精准控制喷水清洗时间,实现了防堵式高炉冲渣水静压力检测系统的自动清洗功能。同时,有效消除了冲渣水温度过高以及水中杂质和气泡对压力检测的影响,实现了自动喷水除污防堵,为高炉水冲渣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数据保障。

工程技术公司工程造价中心:应用多人协作功能提效率

本报讯(通讯员 段亚萍) 近日,工程技术公司工程造价中心技术人员应用多人协作功能,成功解决了多人协作中因个人设置的建模标准参数不同而导致的算量差异问题,同时实现了计价的统一标准化,显著提升了大型项目预算编制效率。

据悉,在编制大型项目预算过程中,往往需要多人同时进行算量及计价工作。此前,该中心所有项目预算人员均需要单独使用广联达BIM土建GTJ建模算量和云计价GCCP软件组价,最后由团队负责人汇算调整。这种办法缺陷明显,建模过程中参数标准不统一导致工程量计算差异且要耗费大量时间调整参数,编制人想要在汇算后修改数据要浪费大量时间,且容易误触修改他人做的数据,导致返工。

对此,该中心技术人员应用多人协作功能解决存在的问题。在编制大型项目预算过程中,项目负责人通过软件计算设置功能,设置好建模标准后导出文件,发送给团队其他编制人员,其他人导入该文件后按设置好的标准参数进行建模。计价工作中,项目负责人直接用GCCP中的团队协作功能分配任务。

使用此功能后,项目负责人可随时看到其他人编制进展情况,无需汇总。各编制人虽能看到其他人的内容但仅能对分配给自己的部分进行编制操作,无法修改他人内容,避免了误修改和繁琐的汇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