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小创新”凝聚“大智慧” 2025年06月20日

东兴铝业公司电解一作业区生产现场。苏峰 摄

炼轧厂大棒线作业区电气技术人员优化网络拓扑结构。摆永萍 摄

动力厂热力作业区青年攻坚团队深入现场查找问题。才让扎西 摄

“小创新”凝聚“大智慧”,“小举措”发挥“大能量”。今年以来,集团公司各单位持续把岗位创新作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优化工艺流程、降低材料消耗的“利器”,营造出“人人要创新、时时想创新、处处能创新”的良好氛围,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

东兴铝业公司电解一作业区:

美化改造实现“多赢”

本报讯(记者 张泰阳 通讯员 朱振杰) 今年,东兴铝业公司电解一作业区以“技术升级+环境优化”为核心,创新实施电解槽美化改造工程,带来一系列连锁效应:电解槽热平衡得到保障、运行电压稳步下降、曲线稳定性显著提升、职工劳动强度降低、车间粉尘浓度同步下降……真正实现了指标、环境等的“多赢”。

据悉,电解槽长期受高温和槽罩变形影响,存在密封不严、能耗偏高、烟气排放等问题。对此,电解一作业区系统分析、对症下药,逐项解决问题,实现了全系统的优化。

针对电解槽启动焙烧时因无槽罩导致的烟气污染和热量流失问题,电解一作业区利用废旧槽罩改造出一种专用焙烧槽罩,不仅大幅降低了现场一氧化碳浓度,还通过减少热量散失降低用气量,从源头控制了启动阶段的能耗与污染。

在换极操作中,电解槽槽内负压不足导致烟气外溢是该作业区长期以来的痛点。针对此问题,电解一作业区选取部分实验槽,为槽控机嵌入新程序,实现换极时副烟道自动开启,进而增大负压,使烟气直接导入净化系统;换极结束后自动关闭副烟道,减少能量损耗,改善职工工作环境。

此外,该作业区利用废旧铝箔,对电解槽出铝端、烟道端炉门与立柱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给电解槽打上“补丁”,加强电解槽保温效果的同时,实现废弃物的二次利用;为靠近通廊的部分电解槽戴上“围脖”,使用铁皮对供风管路进行包覆,解决管路冻堵问题,同步稳定打壳下料系统,通廊两侧电解槽稳定性明显提升。

炼轧厂大棒线作业区:

“扩展网段”为设备提速

本报讯(通讯员 摆永萍) 近日,宏兴股份炼轧厂大棒线作业区电气技术团队通过优化网络拓扑结构,解决了该作业区精整冷床区网络通讯拥堵难题,提升了网络通讯质量和设备响应速度。

精整冷床区的网络架构基于Profibus-DP总线通讯技术,其中DP主站管理着20个DP从站,负责实现轧线连锁以及精轧机、冷床及冷床输入辊道等控制单元的通讯。由于从站数量众多,且通讯距离较远,加之通讯模块数量庞大,导致通讯负载沉重,链路频繁出现因通讯拥堵引发的故障,且每当发生通讯故障,无法迅速定位故障点,需对20个站点逐一排查,导致单次故障处理时间超过2小时,严重影响生产的连续性。

针对这一问题,大棒线作业区电气技术攻关小组对现有网络拓扑结构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梳理,找出了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在网络拓扑中增设RS485中继器,扩展网段并优化网络连接,实现精轧机传动单元控制链路与精整冷床区控制链路的并行布局,不仅缩短了链路长度,增强了信号强度,而且减少了两个并行链路间的信号干扰。此外,并行布局后,原有的20个DP站点被拆分为两条10个DP站点的链路,有效减轻了原链路的通讯负载,提升了网络通讯的稳定性,且这种布局使故障定位更为迅速,大幅缩短了故障排查和处理时间。

动力厂热力作业区:

“扩径调压”给系统降温

本报讯(通讯员 才让扎西) 近日,宏兴股份动力厂热力作业区通过技术攻关,成功解决五空压站空压机冷却水系统换热效率低下的问题,保障了生产稳定顺行,延长了设备检修周期,降低了维护成本。

在热力作业区,五空压站空压机冷却水系统换热效率低下是长期困扰该作业区稳定生产的“顽疾”。尤其是夏季,空压机排气温度持续居高不下,频繁突破报警值,不仅影响设备稳定运行,还大幅增加了冷却水系统检维修频次。

对此,该作业区组建由技术骨干带队的青年攻坚团队,决心攻克现场难题。期间,技术人员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组织青年团队开展工艺设备基础知识学习,将自身积累的宝贵经验倾囊相授;青年攻坚团队学以致用,深入生产一线,对设备运行参数和运行状态进行细致分析,精准锁定问题根源:原空压机供水系统管道直径偏小,导致水循环不畅,直接削弱了空压机换热能力。

找到症结后,攻坚团队打破固有思维,围绕空压机冷却系统压力、流量数据等展开深入研究,创新性提出“扩径调压增量”技术改进方案,即增大冷却水系统进回水管径,为水流拓宽通道;微调冷却水压力,增大冷却水流量。

在实施过程中,团队成员严谨细致,对每个环节严格把控,确保方案顺利落地。最终,此次供水管道系统改造取得显著成效:空压机散热效率大幅提升,同等环境温度下,机组排气温度降低3—5℃,彻底摆脱了高温困扰。同时,设备检修周期有效延长,降低了维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