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设备医生”的“升级战” ——“三化”改造浪潮下的检维修突围记 2025年09月23日

记者 张 静 通讯员 满宗银

深夜,酒钢本部1号焦炉煤气预热器的控制屏幕上,异常数据闪着红光。这台刚投用半年的智能设备集成自动化控制和大数据分析模块,让张彦强这位跟设备打了十几年交道的“老检修”,心里也忍不住有点发怵,拿着工具包的手微微出汗。

年轻技术人员坚旭春打开主控电脑,屏幕清晰显示煤气预热器的内部结构,两人按图索骥,20分钟后机器重启,数据流恢复平稳。

这场“新”“老”配合的快速抢修,正是宏兴股份检修工程部在“三化”改造浪潮中,打响“检维修升级战”的一个缩影。当越来越多的新设备、新工艺涌进车间,这群“设备医生”正用科技赋能、创新驱动,破解着一场场“诊疗难题”。

破“新”局——

从“摸不透”到“玩得转”

“以前修老设备,闭着眼都知道零件在哪,现在面对这些智能系统,老经验有时真不管用。”张彦强的感慨,道出了不少检修工的困惑。

随着企业“三化”改造的快速推进,脱硫脱硝装置的环保智能工艺、高炉智能监测系统等一大批贴着智能化标签的设备陆续落地,让长期习惯于传统检修模式的队伍有点“跟不上趟”。面对复杂故障,他们往往难以快速定位症结、精准实施修复。这不仅导致设备停机时长增加,更直接影响生产连续性与检修作业效率,最终成为制约检修队伍适应智能化新设备、提升整体作业效能的突出瓶颈。

“不能等设备‘躺平’了才着急,得主动学习。”检修工程部设备技术室经理何亚龙坚定地说。

为破解新设备、新工艺带来的检修难题,检修工程部率先从培训模式突破,构建起“理论+实操+跟岗”的三维培训体系:邀请专家开“理论小灶”,把新工艺原理、新设备技术架构拆成“大白话”,让技术人员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在智能化实训基地搭起“故障模拟平台”,让大家拿模拟器练手,从“看图纸”到“动手拆”,强化故障诊断和修复能力;把技术骨干派去跟岗安装,从新设备调试到运维全程“盯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实现学懂、弄通、会用。

张彦强就是这样“啃”下煤气预热器的。现在,他不仅能快速定位故障,还能给新职工讲明白数据异常背后的机械原理。

全员积极性的激发,还离不开该部开展的“揭榜挂帅”攻关活动。为破解新工艺、新设备带来的运维重点难点,检修工程部系统梳理全流程中的技术瓶颈,小到智能传感器校准,大到绿色设备危废处理流程,鼓励技术人员揭榜挑战,对成绩优异者给予奖励,进一步激发了大家钻研新技术、解决新问题的热情。

接“老”力——

让“绝技”在掌心传递

“你看这轴承,手摸上去有‘涩感’,这就是磨损的信号,比仪器还准。”在风机旁,55岁的首席技师宋俊义握着徒弟赵建强的手,让他一点点感受零件的细微变化。这个曾凭“听声辨故障”绝技“救”下多台关键设备的老工匠,如今多了个身份——技能导师。

新老交替的“断层”曾让该部管理人员揪心:老职工有“独门绝技”,但受年龄、知识结构限制,对新设备、新技术接受较慢,对智能系统犯怵;年轻人学习能力强,懂编程、会看数据,却缺了点“手感”和“经验值”。怎么才能让“老宝贝”传下去、让“新力量”接得住?

“创新工作室联盟”成了桥梁。检修工程部建立老中青技能传承梯队,选拔技术精湛、责任心强的老职工作为“导师”,与年轻职工签订“一对一”传承协议,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通过“传帮带”,把传统检修绝技和设备运维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职工。此外,充分发挥各联盟“盟主”作用,每半年由各“盟主”牵头,开展技术研讨、故障会诊等活动,老的讲“当年怎么修”,小的讲“现在怎么用数据查”,火花一碰,不少难题就有了新解法。

为进一步做好技能传承交流工作,检修工程部编制智能化检修作业指导书,将传统检修流程数字化、标准化,让检修人员通过智能终端获取设备内部结构,实现检修步骤可视化指导,提升检修精度和效率。同时,建立技能数字库,收录传统检修经验、新设备检修案例,利用大数据分析,为检修作业提供智能决策和支持。

守底线——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安全是检维修作业的生命线。“‘三化’改造后,设备结构、作业环境更复杂,安全风险点也多了,对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要求也越来越高。”检修工程部安全环保室经理陈家强说,部分检修人员对安全知识、技能学习的主动性不足,仍然存在“被动学习”“应付学习”的现象。

怎样让安全意识“活”起来?检修工程部想出了“新招”。

——开展“安全文化重塑”活动。通过多媒体宣教形式,组织全员学习安全知识,观看“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片、典型案例解析片等,以文化引领推动岗位人员主动学习安全知识,激发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树立安全标杆人物。奖励主动学习安全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范的职工,以身边榜样的示范力激活全员安全自觉性,让“学规范、守安全”从要求变成习惯。

——推行“定制化+趣味化”安全培训。针对不同岗位、不同设备,定制智能化设备操作、绿色检修作业等专属安全培训,让培训内容更贴合实际需求。通过互动体验式教学,员工在轻松参与中学习安全知识、练就安全技能,从“被动灌输”转为“主动钻研”,既化解了安全管理与学习主动性的矛盾,更有效提升了员工的学习热情和技能掌握度。

——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以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漫画、安全微视频等为载体,让安全知识从“枯燥条文”变成“鲜活内容”,既入眼能看进去,更入脑记得牢固。

在“三化”改造的浪潮中,这群“设备医生”的“升级战”还在继续。他们说,要让每一台设备都跑得稳、跑得智能,真正当好设备高效运转的“护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