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35 酒钢新闻中心出版






“三到位”打造“安全典范”

卫生死角必须定期清理,以防堵塞排水口;磨损、划伤不是小事儿,一旦处理不妥就会引发爆炸;到了冬季,要尽快“裹”上石棉,不仅防寒保温,还能防止烫伤……围着墙材产品强度保障设备蒸养釜转了17年,润源公司墙材分厂运行班班长陈超深知高温高压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它就像是一个大型‘高压锅’,一旦釜内温度、压力参数控制不当,就会瞬间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蒸养釜压力0.9MPa、温度176℃以上,每隔2小时,运行班11名成员就要按照工艺规程对蒸压釜安全联锁装置、额定压力及额定温度参数进行严格检查。

10年间,这样的“规定动作”从未间断,每个危险源点、每个管理弱项、每次建设契机,他们都不敢“怠慢”,也不想放过,通过严格管理、隐患整改、破解难题“三到位”,让墙材分厂取得了无一起险肇伤害事故的骄人成绩。

管理“上热下冷”?不存在

9月25日一大早,运行班成员收到了墙材分厂厂长房学威群发的“济南一公司蒸养釜爆炸事故分析”材料。仔细看过后,陈超没顾上吃早饭,当即决定组织全员学习事故案例。

仔细听了事故原委后,蒸养工李世兴又惊讶又凝重:“我在蒸养岗位工作5年了,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下来,每个班生产都能平稳顺行,总觉得咱们这些设备还挺‘听话’的,今天一听,我真的后怕!”

“我比你早接触蒸养釜6年,自然也比你早知道高温高压设备的‘可怕’。所以,我哪一次操作后不是检查了又检查,测试了再测试,你还总嫌我烦。”蒸养副操周国炯皱着眉头说。

“从今天开始,我一定更加关心、爱护这些设备,绝不会再抱侥幸心理,因为,生产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李世兴说。

……

每次,无论是收到集团公司的安全文件,还是接到分厂的安全指令,运行班成员都会第一时间研究落实,在“人人抓、人人管”的氛围下总能做到“上热下也热”。

这次事故案例分析会上的讨论,句句让班组成员醍醐灌顶。釜前区域拉上了警戒线,趴在地上清理釜体托辊,明明已经确认了压力表和温度表,还是不放心再次检查……

是几颗螺丝?是一份保险

去年7月份,一次交接班结束后,陈超和周国炯一起对安全管理、定置摆放、环境卫生等工作进行例行检查。走到15号蒸养釜旁,周国炯一眼看到地上散落着三颗螺丝,蹲下仔细一看,“这不是安全阀紧固螺丝吗?”

听到声音,陈超赶紧从另一区域跑过来,拿过螺丝脸色阴沉:“安全阀是蒸养釜三大附件之一,当釜内压力过高时可应急排汽,如果没有紧固好,蒸汽就找不到放散出口,‘憋’在釜内只能爆炸。”

经过查证,找到了三颗螺丝的“失主”——蒸养岗位工石多会。当天,正在紧固螺丝的石多会临时接到养护任务,顺手将还未安装好的螺丝放到地上,就这样,螺丝一动不动地“躺”了20多个小时,直到“遇上”周国炯。

“这哪里是几颗螺丝的事,这是丢了一份‘保险’啊。”面对陈超的批评教育,石多会除了自责,更多的是想方设法重新“上保险”。

每天,当班职工进行安全联锁装置及其附属设备检查,交接班时再次现场确认。每周一安全操作规程抽考。每月,雷打不动进行安全阀手动测试。“双确认”加上“多测试”后,前十个月共发现问题50余项,全部得到及时整改。

被釜圈“打倒”?坚决不会

釜槽长时间运行后,就会有些生锈,造成空隙大、密封性不好,直接导致漏气。

班组是一个整体,我不搞“一言堂”,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有问题大家一起商量着解决。这是班长陈超的一贯主张,更是班组成员的一致认可。

这不,为了更好地解决釜槽漏气问题,班组成员又集合在了班组休息室。

“发现问题两个月了,直到最近终于发现是釜圈尺寸的问题。”“我们已经用牛油盘根和麻绳填充了釜圈,但在高温下,不到24小时就烧坏了。这段时间,虽然及时更换老化填充物,有效防止了漏气现象,但终归不是长久之计。”“牛油盘根和麻绳不行,可能是因为材质不匹配,我们可以试试用旧釜圈填充,材质相同,效果应该会好些……”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自己的想法,直到听到岗位工王佳的建议,陈超和大家不约而同点起了头。

回到现场,有人用刀片削薄旧釜圈,有人拿尺子量尺寸,有人赶紧试装“成品”,一系列完美配合,果然有效解决了漏气问题。

“大家能积极协商解决班组建设中出现的新困难、新问题,今年下来,我们班的安全工作就像是拧干了的衣服,滴水不漏。”陈超笑着说。

--> 2020-10-20 1 1 酒钢日报 content_17274.html 1 “三到位”打造“安全典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