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十年·科技创新
广袤雄浑的戈壁大地,是酒钢人创新创业的热土。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在难选氧化铁矿石悬浮磁化焙烧项目现场,获奖人员身披绶带、手捧鲜花。“把奖送到岗位,就是要鼓励各类人才大胆想、大胆试、大胆干,推动形成人人参与创新、人人能够创新、人人敢于创新的良好局面。”酒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得信把100万元奖金送到了该项目团队手中。
获得2021年度酒钢技术创新成果特等奖的悬浮磁化焙烧项目,解决了难选氧化铁矿石资源高效利用难题,为酒钢乃至全国同类型冶金矿山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十年来,酒钢不仅立足当前经营需要实现了重点项目的良好布局,更以长远的眼光谋划企业未来的发展,建立了符合酒钢实际、具有酒钢特色的“631”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应用基础研究步伐,建成国家级、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9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15家,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筹建酒钢华为数字产业研究院,牵头组建甘肃省钢铁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创新联合体,不断强化研发力量,推动成果转化应用。
中国首部“国字号”铝电解槽标准在酒钢诞生,结束了中国铝行业60多年无电解槽技术规范国标的历史。
锌铝镁产品实现我国高耐蚀领域产品“零的突破”,拉开了冷轧板带涂镀层产品升级换代的序幕。
……
2019年以来,酒钢累计实施科技项目978项,主编参编国际、国家、行业标准32项,受理专利1340件。先后荣获国家、地方和行业类科学技术奖励116项,科技投入强度始终保持在2.6%以上。今年上半年,投入强度增加到3.1%,同比增长16.3%。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不锈钢市场,不沿边不靠海的酒钢如何占得一席之地?甘肃省科技功臣潘吉祥的答案是:“科技兴企,努力开辟‘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酒钢不锈钢生存和发展之道。”
作为酒钢首席技术专家的潘吉祥,带领不锈钢团队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成功开发2205双相钢系列产品;打通了6Cr13马氏体不锈钢全流程工艺,高端手刮剃须刀用超高碳不锈钢材料的研发改变了我国此类用钢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国内市场总容量达到80%以上……
将自主创新成果打上“酒钢烙印”,根本在于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十年来,酒钢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勇挑新产品新材料研发重担,自主研发的抗菌不锈钢助力科技抗疫,高耐蚀低本底不锈钢材料应用于国内在建世界最大中科院中微子项目,无取向硅钢、高强镀铝锌和无磁钢等高附加值产品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核工业、电子产品等行业。
我们这十年·绿色发展
“以前烟囱冒黑烟、厂区不见绿,现在咱酒钢已经成为天蓝、地绿、路洁、水清的花园工厂了!”干了多年绿化工作的酒钢集团办公室综合服务中心副经理邢洪涛深切感受到了近年来酒钢在绿色发展中的转变。
转变,源自酒钢对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坚决贯彻,来自酒钢人对绿水青山、可持续发展、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酒钢积极转思路、谋出路,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酒钢所处的嘉峪关市年降水量85.3毫米,年平均蒸发量2149毫米。人们戏称“在戈壁滩种活一棵树,比养个孩子还难”。
尽管难,但植树造林早就成为酒钢从上到下的共识。哪怕在企业经营困难时期,酒钢绿化任务从未减少,全员义务植树活动从未间断,植树造林是所有酒钢人的自觉行动。每到植树季节,酒钢有计划建设防风林,各单位自发组织职工在责任区域内实施绿化工作。截至目前,酒钢本部绿化面积2441.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8.46%。
“绿色投入”不止于种植花草树木。酒钢将绿色发展全面融入企业各产业发展规划中,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加大环保治理力度,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用生态“底色”描绘发展“绿色”。
——打出环保治理“组合拳”。酒钢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面推进生态保护治理,不断巩固生态屏障;紧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榆钢厂区环保项目建设,将污染治理、节能减排、绿色循环和产城共融理念紧密结合;加大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切实做到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
——做好绿色产业“大文章”。酒钢以“废气超低排、废水零排放、固废资源化”为目标,全力推动各产业绿色转型。投资30.14亿元实施嘉北综合料场胶带机转运站通廊粉尘治理等83个环保项目,全面提升产业链绿色化水平;打造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实施工业废水循环再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固废再造种植土等项目,构建产品全生命周期碳减排管理,为更多产品贴上“绿色”标签。
——按下双碳行动“快进键”。酒钢完成火电机组超低排改造,有序推进71个钢铁产业超低排改造项目,各产业污染物全面达标排放,关键能耗指标持续下降;编制《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绿色发展体系建设方案》,明确“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紧盯国家有需要、我省有优势的清洁能源产业,主动谋划建设智慧电网及新能源就地消纳示范项目。
十年来,酒钢累计投资39.72亿元实施生态环保项目115个,固废综合利用率保持在60%以上,废水排放量降至“零排放”,消纳新能源78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476.05万吨。酒钢获评国家“绿色工厂”1个、省级“绿色工厂”5个,国家“绿色矿山”2个,甘肃省绿色产品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