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工学结合 推进校企协同育人
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最大优势,也是改革的难点与重点。为解决产教融合“合而不深”的问题,《方案》提出,将深化工学结合育人方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方面建立集团公司、各单位和钢铁学院三方联动工作机制,按照用工计划提前选拔招收优秀学生;集团公司每年按计划从钢铁学院择优引进企业所需,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技工。同时对符合专业方向的学生,由学院和单位联合开展以“入校即入企、工学一体、企校双师”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订单式培养”,入学即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发放奖学金,实行带薪学习。另一方面鼓励成员单位与钢铁学院共同建设产业学院,共建共享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和实验室,为学院生产性实训提供相关的项目载体。同时鼓励钢铁学院与国内知名企业高校在专业共建、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员工培训、信息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为了完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方案》鼓励引导学院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特色和品牌培育建设,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加强钢铁、有色、电力能源、化工等特色专业设置,大力发展采矿、冶金、机械、电气等集团公司急需紧缺专业。同时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开展实施以“七融入一复合”为主要抓手的课程体系重构,即在课程体系重构过程中强调将课程思政教育、信息化能力、安全素养、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美育教育、金融知识等七个践行学院价值观的能力建设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聚焦重点 提升关键办学能力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优质教育的基石。《方案》提出,一方面完善教师聘用机制,建立集团公司和钢铁学院高层次人才双向流通渠道,在师资编制范围内,可面向集团内部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补充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强化“双师型”教师培养,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依托集团公司省级“双师型”教师认定机构平台,加大专业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认定培养,着力打造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面向集团招聘有实践经验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兼职从事职工培训、职业教育工作。
此外,为提升职工培训质量,钢铁学院将依托培训资质和平台,积极承接培训分公司安排的职工培训项目,钢铁学院与职工培训分公司密切协同,全力支持培训分公司开展职工教育培训。集团公司还将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加强学院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促进学院跨越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学院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总体形成,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完善,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结构性矛盾基本解决,职业教育对企业发展的贡献显著增强。推动形成办学规模适度集约,专业结构适应产业发展,校企融合贯穿办学过程,教学改革实现工学结合,实习实训与工作岗位紧密衔接,技能人才培养层次规模与企业和社会发展更加匹配,社会服务功能更加健全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