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融入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积极探索党建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有效机制;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树立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导向;扎实开展降本增效工作,全力以赴保盈利促增长……
面对竞争激烈的外部市场和持续低迷的内部市场,2023年,西部重工公司坚持“稳定收入、提升效益、强化管理、优化指标”的经营原则,充分发挥“三张名片”“三大中心”的引领作用和带动效应,转变经营理念,抢抓发展机遇,全力应对市场不利因素,生产秩序稳定顺行、经营质效不断提升。
坚持党建统领 持续深化改革
去年以来,西部重工公司紧紧抓住党建这一推动发展的“引擎”,全面加强党支部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有效发挥了党组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的引领作用。
在深化改革过程中,西部重工公司坚持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统一,把党的领导融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各环节,确保一以贯之。积极完善公司治理,修订20部法人治理制度,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决策执行落地,将各类重点工作任务分解细化并形成清单,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限要求,持续抓好督办工作。原先21个内设机构原正副职岗位全部“起立”,根据需要设置32个正副职岗位并实行公开竞聘上岗、择优录用,将收入和经营业绩挂钩,彻底打破了“终身制”,搬掉了“铁交椅”,激活了企业发展活力。
坚持科技创新 大力开发新品
套筒类离心铸件试制成功,拓宽了离心铸造产品范围;等离子喷涂技术成功应用于不锈钢侧导板,为进入高端修复再制造市场奠定了基础;结构性节能阳极钢爪节能指标创行业最好水平……去年以来,西部重工公司以科技项目为抓手,围绕生产、技术及设备等领域存在的各类瓶颈问题,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技术人员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创效工作。
围绕转型升级,西部重工公司找准市场定位,紧跟市场走势,大力推进新品开发与重点产品市场推广:与蒂森克虏伯公司联合设计开发汽车检测平台铸件,实现铸件首次出口欧洲;利用3D砂型打印技术成功开发高端泵、核工业阀、军车、船舶、发动机壳体等高端铸件;通过“3D砂型打印+传统铸造”联合开发首个黄河流域抽水蓄能项目泵站铸件,形成了完整的工艺技术标准和产品内控标准,实现了国产化转化;突破风电陆上塔架Q420材质焊接工艺难题,成为西北区域首家具备产业化制造的企业。
2023年,西部重工公司科技创新项目立项19项,其中省级1项、市级2项、集团级7项、公司级9项。新产品开发实现收入2382万元,申请专利27件,发表省级以上期刊技术论文13篇。3D打印产品质量稳定,开发新产品130项,完成砂型打印2008吨,生产铸件703吨、成品率94.35%。
保经营抓项目 夯实发展基础
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改善经营水平是西部重工公司的首要发展任务。为提升经营质量,该公司坚持每天跟踪市场变化情况、分析订单收益,准确把握市场规律,择机低价位采购项目所需批量材料和常耗材料,确保经营单元生产有序进行、结转订单应销尽销。同时,对生产订单不饱和单位,持续推进清项工作;推行生产经营大计划管控模式,通过建立大计划管控清单,做到重点项目产品从订货到发货全流程的计划管控。
西部重工公司强化生产组织,狠抓过程管理,建立日统计、周总结、月分析的生产管理模式,加强过程跟踪协调,全面提升计划兑现率,加快订单变现速度。压茬推进止滑减亏增盈工作,实现降本1746.22万元。持续开展“人单合一”大项目管理评价,19个项目增加销售利润540.48万元,利润率提升1.17%。强化供应链建设,促使供方充分竞争,采购招标625项,节支率3.83%。严控各类费用支出,坚持“非必要不发生”,期间费用较预算下降32%。
西部重工公司各产业板块不等不靠、主动发力,努力为企业提质增效、取得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冶金板块紧抓钢、铝行业利好时机,以19项支撑型产品为基础全年新承揽订单5.43亿元,成为蒂森克虏伯汽车系统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年度战略供应商。新能源板块克服原材料价格波动、阶段性订单荒、订单利润率大幅下降等困难,积极跟进主要市场客户,全年新承揽订单10.49亿元,成为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年度战略合作伙伴、优秀供应商,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了保证。
项目是企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支撑。西部重工公司强化项目目标管理,制定“时间表”“任务书”“作战图”,全力推动重点项目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高质量完成:法兰产线建设顺利实现热负荷试车,填补了西北地区空白,实现了新能源风电装备制造延链补链;充分发挥废钢集中管理优势,废钢处理中心如期建成,提高了废钢保供质量,为铸造区域稳定生产创造了条件;机械加工智能产线增添关键设备,实现了填平补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