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宏兴股份公司炼轧厂一高线作业区厂房,生产井然有序、现场干净整洁、设备稳定运行。很难想象,这是一条已经投产36年的生产线。
36年间,在此工作的干部职工们抓安全、提指标、重创新,取得了一个个优异成绩,使这条生产线成为酒钢名副其实的“功勋产线”。
2023年,一高线作业区狠抓基础管理,强化责任落实,深挖内部潜力,促使安全环保、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见实见效,“功勋产线”在企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展现了新担当。
严管理·守牢安全底线
来到一高线作业区交接班会议室,除了20余块写有标杆班组、先进班组等荣誉的奖牌外,墙壁上挂着的几块大展板也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其中一块展板上,“晾晒”着该作业区4个班组的“红黑榜”,随机查看几条,上面的内容与安全工作息息相关——
红榜:殷国伟,2月份安全隐患排查及岗位故障控制突出;黑榜:聂某某,2月份违章人员,不按作业区标准作业,上报违章。
任何时候,安全始终是底线。一高线作业区作业长、党支部书记李琦列举的以下事例就是很好的印证。
去年6月24日,一高线作业区生产丙班生产至20点55分时,因精轧机21架导卫烧损,组织停机检查20分钟。之后,主控岗位陈某在未得到01CS岗位职工王某的回复下启机出钢,好在精轧岗位职工及时发现并将王某拽至安全区域。
该作业区研究分析后,将此事件定为一般人身险肇事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并给予相应考核,最高考核金额2000元,还对陈某进行降岗处理。
“这种处理也许看上去不近人情,毕竟未发生任何人员伤害,但万一当时精轧岗位职工没有及时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李琦说。
近年来,一高线作业区以“严”的主基调抓安全,深入开展“两反两带两无”及“百班示范、千班创安”等活动,在班组自查隐患的基础上,要求管理技术人员对照《炼轧厂现场典型、重复问题及高风险作业》清单,通过深入现场、视频调阅等方式查隐患、反违章,真正把安全工作抓在经常、严在日常。“违章职工不仅要接受考核,还要在班组安全会上作反思,作业区每季度还会组织其到炼轧厂警示教育室学习。”李琦说。
2023年,该作业区共查处违章行为188起,发现并督促整改安全隐患2900余项,落实考核金额13万余元,未发生安全生产和生态环保事件,做到了重点领域风险有效管控。
重效益·全力优化指标
每增加1%红送率,动力成本下降0.10元/t;每增加1GJ/t煤耗,动力成本上升9.27元/t……一高线作业区交接班会议室的另一面墙壁上,“指标成本化”创效公示表同样引人注目。
近年来,该作业区结合作业内容将整条生产线分为3个区域,即加热、轧钢、精整区域,每个区域分别对应3、9、1个岗位,每个岗位挂靠1项指标,同时制定了相应的核算标准。
以加热区域加热组组长岗位为例,其挂靠指标为红送率,设置标准定额为60.5%,核算标准为“每增加1%红送率,动力成本下降0.10元/t”。公示表的菜单栏里,分别记录着甲、乙、丙、丁四个班组加热组组长红送率指标数据及创效金额。
不仅如此,该作业区还制作了技术经济指标对比展板,将坯耗、煤耗、电耗、平均班产等四项重点指标上墙,并以班组为竞赛单元,每月统计一次。
“指标上墙,指标成本化,将所有的指标换算成‘钱’,可进一步增强职工对技术经济指标的敏感性,提高职工算账经营意识。”李琦说,进而促进职工开动脑筋提指标——
严格控制粗轧各机架料型和张力,减少轧件头部耳线长度,降低切损;优化预精轧轧机咬入补偿系数,提高成品尺寸通条性;根据倍尺尾部剪切情况及时调整制动器参数,优化剪前夹送辊和制动器间的张力,降低倍尺剪切弯尾……
经过努力,2023年,该作业区完成钢材产量64万吨,实现收入22.81亿元;电耗、煤耗等7项对标对表指标全面进步,其中坯耗指标完成981.59kg/t,实现连续6年下降。
同时,该作业区突出降本在提质增效中的作用,细化落实费用管控、废钢回收等10项“极致降本”措施,实现生产成本降低25.05元/t;扎实开展设备管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有效落实典型故障防控措施,生产设备故障较计划降低86小时,同比降低65小时。
勇创新·解决瓶颈难题
一高线作业区生产指标的进步,还离不开一个个设备、技术难题的攻克。
高崇龙是该作业区机械工程师。近年来,他带领作业区技术人员实施了许多创新项目,为设备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高线作业区预精轧、精轧轧机为进口关键核心设备,装配精度要求高,轧机辊轴轴向窜动量要控制在0.20毫米,而轧机轴承间隙直接决定辊轴轴向窜动。
“轧机轴承间隙装配前无法确认调整,工作人员只能先组织摇臂、偏心套组件预装配,通过测量辊轴轴向窜动量确认轴承间隙,一旦间隙超标需重新解体,再次调整轧机轴承间隔环厚度,费时又费力。”对此,高崇龙牵头成立攻关小组,开发出一套轧机精密调整专用工具,解决了轧机轴承间隙装配前无法确认调整的瓶颈难题。由此申报的“一种西马克进口轧机轴承精密调整装置”还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事实上,任何时候我们的创新都是围绕解决现场故障实施的。”他说。
棒材高速倍尺剪转辙器稳定性攻关项目、12mm规格轧制成品弯头技术攻关项目……近年来,该作业区以技术攻关为着力点,以解决实际问题、破解瓶颈难题、攻坚技术难点为导向,常态化开展“五小”活动,充分激发职工创新活力。2023年,征集“五小”成果和先进操作法30项,获得炼轧厂“五小”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实现创新创效288万元,其中,“高速棒材倍尺剪转辙器改造项目”荣获第三十届酒钢集团青工创新创效活动特等奖。
在一次次创新实践中,青年职工们的技能水平也得到提升。2023年,该作业区技术职称提升2人、岗位技能等级提升15人,为厂部输送成熟管理技术人才4人。
今年年初,该作业区被评为集团公司2023年度先进作业区。“荣誉是对我们的肯定。今后我们将在确保安全稳定顺行的同时,紧盯集团公司‘十四五’规划,为炼轧厂工艺装备提升及产品结构项目投产做好准备,积极培养、输送一大批技能型人才。”李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