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兴股份选矿厂有焙烧竖炉、球磨机、浮选机、过滤机等5500余台(套)设备设施,不仅数量多而且大部分老旧,自动化程度低,检修维护任务量繁重。
但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该厂2023年10月至今年5月设备故障率同比降低87.5%,创造了近年来设备事故故障管控最好纪录。而且2024年春节期间,该厂设备抢修次数和抢修人员都达到近年来最少,让大多数职工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这份成绩的取得源于管理理念的转变。
摈弃经验主义 设备“按章”维护
去年9月3日,选矿厂一选7-1号球磨机进料端动静压滑动轴承烧损,导致球磨机停机长达20小时,造成铁精矿欠产。该厂组织相关部室和作业区进行事故分析,最终认定主要原因是:点检人员只靠目测判断和经验感觉,没有运用专业工器具检测,更没有按照标准点检。
这次事故给选矿厂敲响了警钟,也成为该厂设备管理工作出现起色的重要契机。
“经验主义和惯性思维是我们设备管理工作停滞不前的最大‘绊脚石’。”该厂副厂长南学忠表示。事故发生后,该厂对设备管理工作更加重视,管理理念也发生实质性转变。
“点检员只有熟悉设备机理、性能,才能通过细微变化发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该厂坚决摈弃以往靠经验点检的老旧思想,回归基础抓标准执行,组织管理技术人员、点检人员对本区域设备设施基础资料、图纸、标准进行再次细化学习,对近年来应用的各类新技术开展培训,让大家养成按照标准、图纸点检维修设备的习惯。
为尽快提升点检人员对设备的掌握水平,该厂保障作业区又从管理上找“路子”,将技术人员和点检员办公室进行优化整合,技术人员深入一线班组办公,方便及时讨论班组出现的问题、解决技术难题;要求技术人员和点检人员上午、下午各两个小时到现场点检,做到对现场设备“如数家珍”,并及时掌握设备运行情况。
“近期通过点检发现皮带机头轮轴承温度异常、变压器开关发热等几项设备隐患,都在事故发生前得到处理。”该厂保障作业区党支部书记、作业长丁峰说。
检修高质量 生产有保障
检修是为了让设备以更好的“状态”运行。因此,选矿厂将提高检修质量作为保障设备顺行的又一抓手。
为提高检修效率,选矿厂讨论优化一选、二选主机检修及停产检修周期和时间,制定计划实施表,坚持主要检修项目制定专项检修组织方案,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及说明书、图纸等,充分讨论实施步骤和技术要求,指导各级人员按照计划模型组织检修。同时,将工作重心前移,检修前充分做好手续办理、工器具准备、生产协调等工作,以便有序开展检修项目。
检修过程中,该厂严抓检修质量,指定技术人员跟踪指导,不断提升检修单位和点检员执行标准的能力,杜绝现场检修人员随意变更计划带来的隐患。同时,纠正检修人员及点检员执行计划时存在的问题,减少无效重复检修,彻底消除设备缺陷。今年,12号皮带机小车传动和滚筒检修及5-1号、5-2号球磨机更换均一次性试车成功,达到预期使用效果。
“我们的设备管理还做到横向纵向全覆盖。”丁峰说, 不仅点检员要负责自己区域内设备维护检修工作,管理技术人员还要挂靠关键设备,对检修项目进行查漏补缺,避免将设备交由一人管理。此外作业区不定期检查实际执行情况,督促各级人员履职。
技改赋能 降本增效
使用耐磨不锈钢加工套进行镶嵌弥补豁口缺陷,提高修复性、利用率,保证设备滤液系统稳定运行;“提高二选干选1号矿仓利用率难题攻关”项目实施后,大幅降低了维护费用及检修成本,年节约费用近50万元……
2023年,该厂保障作业区征集实施“五小”成果41项,其中,“主滤液管滤扇接口修复攻关”项目获得第二十七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铜奖;“提高二选干选1号矿仓利用率难题攻关”项目获得集团公司“五小”成果特等奖、2024年度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职业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这些“技改”项目不仅创造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也为设备性能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丁峰介绍,虽是“老厂”“老设备”,但我们也在积极推广引进“四新”技术,为设备管理工作“提效赋能”。去年以来,引进的耐磨运输带、热硫化机、耐磨衬板、耐磨管道、优质国产减速机等,进一步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减少了检修频次。
不仅如此,该厂积极拓宽备件材料的第三方专业机构检测范围,在已开展的耐火材料、专用T型螺栓、高温除尘布袋、渣浆泵等备件到货检测的基础上,梳理选矿厂需检测的大宗、关键备件材料明细,保证备件材料质量,降低设备故障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