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35 酒钢新闻中心出版






一世“钢” 三代“魂”

王 瑞

王瑞

王瑞父亲

王瑞(右)与父亲(左)合影

提起“钢三代”,我的记忆就像闸门一样被打开,往事扑面而来,过往的一幕幕在我的眼前逐渐清晰。

我的爷爷是酒钢第一代建设者,关于他的故事我是从父亲断断续续的讲述中了解到的。爷爷祖籍兰州,小时候因为家里贫穷,加上兄弟姐妹多,早早就出来闯荡了。那时交通不便,爷爷从兰州出发,一路风餐露宿,靠着给别人打零工挣钱,用了一年多时间才来到嘉峪关。这一年里,他腿勤嘴甜、细心观察、认真揣摩,掌握了很多陇菜的做法,但当时没有充足的食材和合适的机会,他的手艺一直得不到施展。来到嘉峪关,刚好赶上酒钢招待所建成,急需一批厨师,爷爷便有幸成为了酒钢人。

与锅碗瓢盆打了20多年交道,爷爷的厨艺日益精湛。听父亲讲,20世纪80年代初,有中央领导视察甘肃时,爷爷曾前去省城招待客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受爷爷的影响,父亲18岁进入酒钢机修厂,成为一名钳工学徒。每天,他总是第一个到班组,领取工具后就跟着师傅一头扎进现场,勤思考、常请教、苦钻研……凭借那股子韧劲,上班的第二年,父亲就已经熟练掌握机床故障维修技能,成为同时期进厂职工中的佼佼者,还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0年,只有钳工中级技能等级证书的他被单位破格聘任为技师。几十年如一日,父亲在机床旁挥洒着汗水,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前年,父亲光荣退休。

从学校毕业后,我也如愿加入了酒钢这个大家庭,进入宏兴股份检修工程部仪表检修作业区工作,终于可以近距离了解亲人们口中描绘的酒钢。奔涌流淌的铁水、钢花四溅的转炉、轰鸣的机器……我被现场那火热的劳动场面所感染,也同样被热情依旧的酒钢人所触动。

在祖辈父辈深爱的这片热土上,我将继续埋头苦干、锐意进取,用突出的工作业绩接好班、担好责。

--> 2024-06-25 王 瑞 1 1 酒钢日报 content_38417.html 1 一世“钢” 三代“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