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静 通讯员 倪建宁) 今年以来,宏兴股份宏翔能源公司二化产作业区引导全体职工坚定信心、主动作为,立足现场深入挖掘效益提升潜力点,坚持从细处降成本,向实处要效益,扎实推进降本增效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二化产作业区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多点发力降低生产成本。结合煤气发生量变动情况,该作业区认真分析脱硫、制酸等生产工艺,对脱硫塔后硫化氢样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将系统脱硫塔由三塔运行变为双塔运行,停用一台循环泵,每小时降低电耗430kWh,每天节约费用1.03万元。根据风机区域运行情况,在保证初冷煤气温度满足28℃以内的工艺要求基础上,将初冷风扇运行台数控制在4台以内,每天节约电费0.29万元。同时,在保证蒸氨废水氨氮指标小于150mg/L的情况下,将蒸氨耗碱量控制在8.5kg/m^3,每天节约液碱0.36吨,每月可节约费用1万元。
为进一步挖潜增效,二化产作业区两眼向内、主动作为,积极开展“小投入大回报”技术改造活动。根据现场实际运行情况,该作业区职工对风机区域洗萘塔补充氨水换热器冷却水管道进行改造,经过讨论交流、现场试验,决定将冷却水管接引到制酸循环水系统上,并将粗苯两台贫油冷却器冷却水更换为制酸循环水。经过核算,改造过程中投入的工时和材料费用约0.5万元,每月可节约成本费用8.3万元,实现了“投入是1、回报是8”的预期改造目标,为其他技改创效项目提供了借鉴。
不仅如此,该作业区带领全体职工立足岗位,从每一个细节、步骤入手,全方位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在脱硫区域,根据夜间生产实际需求,对现场照明进行合理调整,有效降低了该区域实际用电量。在保证生化系统污泥含量稳定的基础上,酚氰废水站减少生化出水悬浮物,降低硫酸亚铁配药浓度,每天节约硫酸亚铁2吨,节约成本费用0.8万元。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将粗苯富油含苯,液氨贫、富液摩尔比,液氨浓氨水氨含量,硫干粉水分及硫泡沫悬浮硫等参数化验频次进行精简,节省化检验费用0.2万元。
开源节流一分一厘,降本增效一点一滴。下一步,二化产作业区将引导干部职工团结一致持续发力,提前开展冬季生产节能降耗准备工作,以自营维护为抓手,以群策群力为突破口,多措并举收紧“钱袋子”,不断探寻降本增效“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