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泰阳) 东兴铝业公司阳极组装二作业区装卸站作为残阳极上线和成品阳极下线的关键设备,在阳极生产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近日,经过一系列的技术改造和优化升级,该站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在过去,残阳极上线主要依赖人工清理和叉车转运。2022年6月,东兴铝业公司阳极组装自动装卸系统项目调试完成,但由于多种原因,该系统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残阳极的清理和转运工作仍然主要依赖人工,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影响生产效率。
针对这一问题,阳极组装二作业区QC小组进行了深入统计分析,发现导杆头结瘤和残阳极在托盘上摆放不居中是导致自动装卸系统无法满足生产需求的主要原因。导杆头结瘤过大,使得残阳极无法自动进入钟罩进行上线作业;而残阳极在托盘上摆放不居中,则会影响精准对位,导致无法上线。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QC小组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首先,对变形严重的导杆进行下线加工,调整钢套尺寸和导杆头结瘤、倒角的加工宽度,确保导杆头的平整度和精准对位。同时,对托盘进行刻度线标记,确保残阳极在托盘上居中摆放。
此外,东兴铝业公司质检部门和车队也积极配合,督促电解系列将导杆和残阳极集中存放,并无条件配合成品阳极更换作业,杜绝成品阳极与残阳极混放的情况发生。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阳极组装二作业区目前再未发生过成品阳极混放及导杆倾倒问题,电解残阳极实现居中摆放,能够顺利进入阳极组装自动装卸系统,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创效成果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