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志方 通讯员 李嘉昕) 面对复杂多变的钢铁市场环境,宏兴宏宇新材料公司坚持“应节尽节”原则,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精细管理为手段,通过阶段性限产、优化工艺参数、严控能耗指标等措施,推动热轧工序降本增效工作落地见效。
在单线生产或低产能时段,该公司严格按照节能降耗要求,精细管理各生产环节。例如,根据停轧时长精准设定加热炉炉温,在4—8小时内将炉膛温度稳定控制在850℃,并合理关闭部分烧嘴,最大程度降低煤气消耗;根据停机时间优化轧机区域冷却水用量,停机超过1小时关闭DC4、DC5冷却水,停机超过15分钟关闭主线设备,实现用电量大幅下降;严格控制磨辊间轧辊冷却时间,冷却完成后立即关闭阀门,杜绝水资源浪费。
为确保各项降本措施落地,该公司将能耗管控指标层层细化至个人,并实行严格的考核机制。技术人员定期巡检、评估各区域节能降耗成效,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确保降本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在持续强化精细管理的同时,宏宇新材料公司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着力突破生产瓶颈。在钢板卷取流程中,卷取机侧导装置承担着引导与夹持钢板的关键任务,随着热轧工序生产钢种日益多样化、强度不断提升,侧导装置耐磨板使用寿命和稳定性逐渐降低。技术人员积极开展攻关,通过大量试验,将侧导装置耐磨板材质由Q235升级为16Mn,虽然使用寿命有所延长,但仍难以满足高强度、高频次生产需求。同时,频繁更换装置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面对难题,技术人员顶住压力、迎难而上,通过深入调研与可行性分析,大胆引进粉末等离子堆焊技术制作新品耐磨板。该新品采用非晶态金属陶瓷粉末打造,耐磨性与抗冲击性极高,上线试验结果显示:15天内累计过钢量约3万吨,磨损最深部位仅6mm左右。相比16Mn耐磨板,其单次过钢量提升超8倍,为热轧生产工艺持续稳定和产品质量稳步向好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全力推动降本增效的过程中,宏宇新材料公司不仅坚持技术创新与精细管理,还积极挖掘职工的智慧与创造力,大力开展修旧利废工作,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该公司相关专业班组制定修旧利废计划,并将指标细化至每位职工,鼓励大家从细节入手,成功修复步进梁转台液压马达、加热炉炉辊冷却水管路旋转接头、炉门气缸等生产设备,充分利用了废旧物资的剩余价值。
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树立“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力,以更高效的管理、更先进的技术、更精益的举措,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