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35 酒钢新闻中心出版






信仰领航 青春逐梦

——集团公司“青马工程”培训班第一阶段培训侧记

记者 张 瑾

春日的钢城,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集团公司“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培训班正式开班,51名青年学员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思想淬炼+实践熔炉”中。

理论学习、团队协作、榜样引领、课题攻坚……3月27日至28日,在培训班第一阶段短暂的两天时间里,一场青春与信仰相互交融的“双向奔赴”,让学员们满载而归。

在“学思践悟”中筑牢信仰之基

“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提高理论素养、政治素养、道德品质素养、科技文化和业务素养……”培训首日,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继华以“新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素养”为题,从“准确把握新时代新方位”“直面新挑战”“扛起新担当”三个维度,强调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需在“知行合一”中锤炼政治品格。省委党校教授王伟则以“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为脉络,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系统解读,引导学员思考如何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破解企业发展难题的“金钥匙”。

课堂上,学员们笔记如飞,密密麻麻的字迹,成为这两堂思想政治课最生动鲜活、最具说服力的注脚。第三组学员王腾在课后感慨:“参加了两堂思政课,我收获颇丰。作为青马工程学员,我要把政治素养放首位,进一步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我,努力将信仰深植于心。”

培训班班主任表示:“通过理论学习,目的是让学员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为后续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破冰熔炼”中锻造团队之魂

“稳住重心!先左后右!”在“爬虫竞走”项目中,学员被分为五组,每组前后连接以鸭子步协同行进。第三组因节奏混乱屡次跌倒,最后却在队长“喊号子统一步频”调整后逆袭夺冠。“女皇圈”挑战中,全体学员肩并肩围坐成环,依靠彼此支撑完成站立动作,一次比一次坚持的时间久。

在最具挑战性项目——“穿越电网”中,每组需在最短的时间内运送9人通过悬挂的绳网,且身体不得触碰网线。第三组采用“托举传递+侧身翻转”战术,体重90公斤的学员被队友稳稳托起,在全场“慢一点!左肩低10公分!”的提示中安全通过。

在压轴的“飞盘九宫格”竞技中,学员们通过精准投掷与战术配合争夺九宫格得分点,第一组几名学员以“弧线飞盘”绝杀逆转比分。

汗水与欢笑中,51颗心紧紧凝聚。“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学员们在总结中说道。素质拓展活动不仅锻炼了团队协作、沟通交流、问题解决等能力,更锻造出强大的团队之魂,让团队成员在下一阶段活动中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携手迎接各种挑战。

在“对话先锋”中点燃奋斗之火

榜样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更是一种力量。第一阶段培训特别邀请第四届“新时代酒钢十大杰出青年”——魏学银、顾振泓、杨海东,分别分享其成长经历和感悟。

海拔2800多米的矿区,空气稀薄,井下寒冷潮湿。但魏学银说:“没觉得当矿工有什么不好,我们懂设备操作、采矿原理等专业知识,早不是老观念里面脏兮兮、下苦力的矿工了。”从一名铝电解烟气净化初级工成长为铝电解烟气净化工高级技师、从一名大专毕业生成长为在职研究生、从技术员成长为中级工程师,顾振泓坦言:“这一切靠的是积极的态度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凭借精湛的技艺和不服输的精神,杨海东主导解决了多项焊接技术难题,成功封堵酒泉市区热电联供一级供热管道,让学员们心生钦佩。

“他们的故事让我看到了新时代酒钢青年的风采!”学员们纷纷表达自己的聆听感受,并围绕职业发展规划、工作和学习平衡、实际困难解决等方面提出问题。三位优秀青年也不含糊,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建议,耐心解答各个问题。

在你来我往的交流中,不仅拓宽了学员们的视野,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梦想与奋斗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种子将在知识和汗水的浇灌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在“头脑风暴”中彰显青春之为

3月28日下午,钢铁学院一间教室里掌声阵阵,51名学员围坐成五个小组,开展“两带来”问题研讨。随着第二组组长石晓晨“如何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成就感”话题的提出,一场聚焦青年成长的思维碰撞就此展开。

“我认为成就感来源于可量化的进步,建议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要主动寻求挑战性任务,在突破中实现价值认同。”……学员们争先恐后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各组组长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关键词。第三组的讨论充满务实气息,“如何利用低配资源高质量完成工作”的命题引发激烈探讨。该组组长张云涵提出,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并分享了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运用案例。

活动现场,各小组组员分工明确,着重讨论并完善课题中的“痛点”与“解法”。经过两个半小时的深度研讨,5个小组形成了完整的研讨思路并逐个进行汇报。培训班班主任在总结时说:“这种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走的培训模式,既破解了青年职业发展的共性困惑,又为企业提质增效挖掘出金点子,‘青马工程’正成为培育复合型人才的孵化器。”

当“青马工程”培训班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时,51名“青马”学员已踏上归程。他们的行囊里,装着理论的“指南针”、团队的“同心结”、榜样的“能量棒”,以及一份沉甸甸的课题答卷。然而,这只是酒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起点,更多的淬炼与突破,正在路上。

--> 2025-04-15 记者 张 瑾 ——集团公司“青马工程”培训班第一阶段培训侧记 1 1 酒钢日报 content_41535.html 1 信仰领航 青春逐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