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35 酒钢新闻中心出版






用好金融“活水” 激发发展活力

酒钢创新融资管控模式助力产业转型

本报讯(记者 张瑾) 当下,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金融力量正成为推动产业转型的关键因素。集团公司探索创新融资策略,全面用好金融“活水”,走出了资金安全与金融支持同频共振的实施路径,为企业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十四五”期间,集团公司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但主要产业板块属于“两高一剩”行业,融资结构不合理,“短贷长用”问题突出,资金波动大、偿债风险高。同时,融资成本居高不下,融资策略相对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制约了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为突破困境,2023年年初,集团公司预算财务部联合宏兴股份公司、东兴铝业公司、宏晟电热公司等单位,以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以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从提升融资质效、优化融资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入手,“内”“外”协同并进,积极创新融资策略。

在外部层面,集团公司紧密围绕信贷政策导向和绿色金融理念,突破常规融资思维定式,巧妙运用多元化金融工具搭建资金桥梁,广辟融资渠道,不断丰富融资产品线,做到优惠政策“应享尽享”。在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后,集团公司21个项目进入工信部核准的工业领域设备更新项目清单,累计获得银行授信7.96亿元,现已落地3.02亿元;8个项目进入甘肃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重点支持领域备选项目清单,落地项目贷款9.61亿元,获批贴息资金568.63万元。

在内部层面,集团公司坚持聚焦主责主业和高质量发展导向,积极落实“提质增效保目标”各项措施,强化预算管理,围绕“一利五率”提升核心指标,增强自身“造血”功能,逐步增强企业资本实力,保障资金良性循环。与此同时,以国家绿色金融政策为导向,完善“融资政策库”“融资产品库”“融资项目库”,确保融资统筹与政策红利深度融合;争取拓展中长期授信规模,推进贷款“短转长”置换,引入融资租赁等金融工具优化债务结构,利用金融扶持政策筹集“低成本、长期限”信贷资金,满足重点项目建设需求,探索创新型权益融资工具,降低对间接融资的依赖。

新融资管控模式实施以来,集团公司充分利用各类绿色金融支持工具,不断提升中长期融资占比,年均偿还贷款总量显著降低,资金运作效率大幅提升。同时,积极开展存量贷款置换,逐笔压降融资成本,集团公司经营压力得到有效缓解。据统计,近两年实现直接经济效益25098.1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集团公司破除行业壁垒,落地多项甘肃省首笔“技改”“可持续”项目贷款,引进“煤炭资源保供”等专项中长期低息贷款,持续争取授信扩盘,实现了资金良性循环。不仅如此,通过精准判断债券发行窗口期,过去两年累计发行2期超短融、1期中票(科创票据),并续作定向集合私募债权业务13.35亿元,切实拓宽了直接融资渠道,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 2025-04-22 用好金融“活水” 激发发展活力 1 1 酒钢日报 content_41622.html 1 酒钢创新融资管控模式助力产业转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