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35 酒钢新闻中心出版






用实干创新变“不可能”为“可能”

(上接第一版)

在高泽宾看来,高产稳产不能靠蛮干,要靠算账经营。在悬浮焙烧系统,团队通过余热回收改造,煤气单耗降低0.2GJ/t,蒸汽回收量翻番;推广陶瓷球替代钢球,电耗直降33.82%,单位成本降低16.67%。“成本是抠出来的,更是创出来的。”高泽宾常对技术人员说。2024年,他推动“极致降本”行动,策划9个专项方案,降低可控费用1922万元、能源成本1414万元,铁精矿成本在11家对标企业中排名第二。面对原矿保供压力,他创新制定“难选周边矿全流程控制措施”,全年处理周边矿120.6万吨,同比增长55.9%,创历史新高。

“设备稳了,产量才能稳。”面对设备老化现状,高泽宾推行“预知维修”模式,建立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提升点检质量,并开展厂级“学图纸、掌握设备原理”专项培训。2024年,选矿厂设备事故故障同比下降75%,故障时间较计划降低74%,球磨机作业率稳居全国同行业之首。

在选矿厂东侧,曾堆积如山的废石山正悄然“缩水”。“选矿人的使命,就是从石头里多收铁、少留废。”2024年,高泽宾推动废石资源化利用,通过磁选再磨等技术,将24.97万吨废石转化为可用原料,延长废石山服役年限的同时,节约了处置费用,实现环保与效益双赢。

“绿色发展不是口号,是生存底线。”高泽宾将这一理念融入技改项目。新建尾矿库提前1个月完成内部交工,精矿脱水工程中,压滤机台时处理量超设计值20吨,精矿水分较设计值降低2个百分点。2024年,选矿厂环境污染事件、生产性人身伤害事故均为零。

“管理不是管人,而是带心”

“管理不是管人,而是带心。”高泽宾总结。他推行问题导向工作法,每月到作业区现场办公,倾听职工诉求。2023年,针对2号造浆槽粉尘问题,他亲自督办,5月技术人员拿出设计方案、7月技术改造、8月投入运行。这种“一线工作法”贯穿企业管理:每年与职工谈心超50次,2024年推动13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落地,办公室大门永远向职工敞开。

“选矿文化是苦干实干的文化。”高泽宾推行“揭榜挂帅”机制,职工们自主认领难题。2024年选矿厂技术骨干牵头攻关解决现场瓶颈问题3项,竖炉一次溢流回收率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台时处理量同比提高0.75吨。

面对年轻干部培养,高泽宾坚持“压担子”与“递梯子”并重。近两年,5名“85后”骨干走上管理岗位,2名技术尖子晋升主任工程师。“选矿的未来要靠年轻人,但得让他们在实战中成长。”崔建辉参与悬浮磁化焙烧项目后感慨:“高厂长教会我们,创新不是单打独斗,而是集体智慧。”2024年,选矿厂获评集团公司先进单位,班子凝聚力成为攻坚克难的“核动力”。

如今,站在已见雏形的2号悬浮炉前,高泽宾的目光已投向更远。推进悬浮磁化焙烧技术迭代,建设难选铁矿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基地;布局尾矿资源化利用,打造“绿色矿山”;培养专业技术管理团队,让“铁山精神”在创新中传承……

三十余载春秋,高泽宾从青涩技术员成长为厂矿掌舵人,但那份“把企业当家”的初心从未改变。

--> 2025-05-13 1 1 酒钢日报 content_41788.html 1 用实干创新变“不可能”为“可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