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淑芳) 在能源系统结构加速转型、电网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酒钢积极响应变革需求,全面整合调度自动化、在线监测等前沿技术,升级改造变电站自动化监控与通信系统,实现了远程集中控制、智能巡点检与集中管控等目标,为企业电网智能化转型奠定了基础。
传统电网调度管理模式存在信息孤岛、协同效率低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化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需求。同时,随着钢铁产业“三化”改造力度不断加大,新能源大比例接入内部电网,酒钢供电系统变电站数量大幅增加。基于能源系统结构转型实际和电网持续发展要求,酒钢积极探索供电系统智能化转型路径,以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为契机,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着力构建以“大集控”为核心的智能化管控新体系。
区域集控站作为电网运行的“大脑”,能够实时监控电网运行状态,快速定位和处理故障,有效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此,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酒钢大力推进“大区域集控站”建设,整合现有资源,优化网络结构,将原本分散的变配电站监控功能集中到区域集控站,实现了对企业电网的分层分区管控。
“发电系统始终将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作为首要任务,持续提升机组集中控制的自动化程度。我们将外围运行岗位逐步整合至集控运行岗位,全力优化生产组织流程、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宏晟电热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唐长忠说。其中,热力生产区域余热电站控制系统迁移至热力站集控室,新建3号电动鼓风机控制室并入4号、5号鼓风机控制室;热电生产区域2×125MW机组脱硫控制系统迁移至2×125MW集控室,2×320MW机组脱硫、化学控制系统迁移至2×320MW集控室;铝电生产区域化学控制系统实现集中化控制,迁移至4×350MW集控室,4×350MW机组完成“四机一控”改造。
在供电系统领域,酒钢全力推进“大区域集控站”建设,将现有的11个区域以及新建的大烧结、大炼轧区域整合为四大区域集控站,分别为一总降区域集控站、烧结区域集控站、炼轧区域集控站、嘉北区域集控站。目前,一总降区域集控站已完成集控系统服务器的安装调试工作,成功接入26个变电站、开关站的实时数据、视频以及消防信号;烧结区域集控站建设完成;炼轧区域集控站正在稳步推进;嘉北区域集控站将与智慧能源管控中心项目于6月份同步完成建设任务。
通过对传统变电站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改造,酒钢电力系统将逐步实现无人值守远程监控、智能运维、远程故障应急处置等目标,大幅提升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构建起“无人值守智能运维+远程应急响应”的全新运营模式。这一模式不仅顺应了能源行业智能化发展趋势,更为企业高效、稳定生产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电力保障,助力企业在行业变革中抢占先机、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