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35 酒钢新闻中心出版






沉稳谦逊 自信前行

——读《人生三境》有感

通讯员 赵文来

喜欢一本书,乐得看它,每次读完都会让我回味良久。初读《人生三境》这本书时,是我刚进入宏晟电热公司在各作业区轮岗实习的时候,那时读起这本书只觉其哲理抽象难懂,但在经历岗前培训、班组适应与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觉得书中的“看山三重境”与我的职业成长轨迹不谋而合。

第一境:看山是山

庞大的汽轮机、复杂的控制屏、密密麻麻的操作规程……初入电厂时,我对一切充满新鲜感,正如书中“看山是山”的纯粹阶段,我将“安全”视为不可逾越的铁律——操作前反复确认规章流程,检修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这种近乎天真的执着,是职业生命的起点,也是守护电厂安全的根基。

那时的我坚信,只要按规程行事就能“零差错”,如同孩童般将世界简化为非黑即白。书中“说爱就是爱,说恨就是恨”的直白,恰似我对“合格电力人”的想象:技术精湛、责任分明、永远理性。然而,第一次目睹师傅处理风机抢修任务时,我才意识到,真实的职场远比规程复杂。

第二境:看山不是山

在经历世事复杂后,人们便会质疑表象,陷入对利益、权力等诱惑的追逐中。书中通过“悬崖取金”的测试揭示,许多人因短视而迷失,唯有保持清醒者能看透本质,拒绝以生命冒险。这一刻,我理解了书中“看山不是山”的困境——书本知识与现实问题存在鸿沟,而设备的复杂远超想象。“悬崖取金”测试告诫我们重压下更需清醒判断。

是坚守“绝对安全”而延误抢修,还是承担风险保障供电?我逐渐开始明白,真正的职业智慧不是非黑即白的判断题,而是寻找最优解的平衡术。

第三境:看山还是山

经历多次机组检修与师傅的言传身教后,我逐渐领悟:规程是底线,而非天花板。当风机检修作业我熟知操作步骤并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时,我明白了这冰冷的规程背后,是无数经验凝练的逻辑链。此时的“安全”不再是刻板的教条,而是融入本能的职业嗅觉。

书中“经得起‘沉’的人,‘浮’起来后生命力才强”的哲理,在电厂有了新解:接受设备老化、人力有限的现实,但依然追求精益运维,真正的职业韧性源于对不完美的清醒认知与持续改进的执着。

从“菜鸟”到骨干的路径,恰似锅炉中水汽的循环:经历蒸发(学习)、加压(挑战)、膨胀(突破),最终转化为驱动汽轮发电机的能力(成就)。每一次隐患排查、事故分析、技能培训、安全演练,都是认知的升华。

当除夕夜坚守岗位望见城市的璀璨光影时,我终于懂得:个人的“三境”修炼,不仅是为职业进阶,更是为守护那一片灯火背后的山河人间。

未来的路,愿我能如书中所述——以敬畏之心沉潜,以智慧之眼破局,以匠人之魂回归,在光与热的交响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电厂人生三境”。(作者单位:宏晟电热公司)

--> 2025-05-16 通讯员 赵文来 ——读《人生三境》有感 1 1 酒钢日报 content_41824.html 1 沉稳谦逊 自信前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