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集团公司党委召开了一场深刻的专题警示教育会,剖析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典型案例,通过以案说纪、说法、说责,给全体党员干部再次敲响警钟。这不仅是集中整治工作的深化,更向全体干部传递一个明确信号: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集团公司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以“三抓三促”行动为依托,聚焦党员干部纪律意识与规矩意识的核心命题,刀刃向内、动真碰硬,出台系统性整治方案,力求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为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筑牢根基。
动真碰硬 坚持问题导向
集团公司此次集中整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直指当前作风领域的突出问题。整治方案直击要害,一体推进“学查改”: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
——系统整治十一类重点问题。集中整治方案精准聚焦影响企业运营效率、损害干群关系、侵蚀清廉底线的关键性问题。方案明确指出,部分干部怕担风险,不敢啃硬骨头。个别单位发展脱离实际运转效率低,执行政策存在“一刀切”、层层加码的现象,文风会风不实导致“文山会海”,“重留痕、轻实效”仍然存在。这些问题清单涵盖了履职尽责、联系群众、廉洁自律等多个方面,成为整治行动的精准靶标。
——精准纠治八个突出问题。此次整治将触角延伸至更具体的痛点。针对“调研扎堆”,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汇报工作过度使用PPT、短视频”,部分单位“不习惯过紧日子”、存在浪费现象,以及违规操办婚丧喜庆、违规发放津补贴、违规接待、违规使用公车、领导干部家风失管等行为,方案均提出明确禁令与纠治路径。
——深入查纠两个隐形变异问题。为杜绝老问题穿上“新马甲”,此次集中整治特别关注红头变白头、数量明减实不减等“文件隐形变异”和大会变小会、陪会突出等“会议隐形变异”现象,要求坚决杜绝改头换面、隐形反弹。
标本兼治 打出整治组合拳
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折射的是斗争精神与责任意识的缺位;“文山会海”、过度留痕,消耗的是基层宝贵的干事精力;违规吃喝、收送礼品礼金、公款旅游等,更是触碰了纪律的红线……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集团公司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的深化不仅在于查找问题,更在于动真碰硬地解决问题和建立长效防范机制。在集中整治中,集团公司将严肃执纪问责与源头治理紧密结合,既立足当前“止血”,更着眼长远“断根”,打出了一套标本兼治的组合拳。
坚决向“躺平”干部说不。一方面,集团公司树立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养、管理监督、激励约束、追责问责紧密结合。另一方面,加大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调整力度,对不敢担当、不愿负责的干部坚决调整,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导向。对作风存在问题的班子和个人,区分情形予以谈话提醒、批评教育或组织处理。同时,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为锐意改革、敢于碰硬的干部撑腰鼓劲。
破除“指尖上”“纸面上”的形式主义。集团公司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为基层减负的部署要求,将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整治重点。通过制定并严格执行为基层减负的“30条硬杠杠”,将其作为日常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强力推动减负要求落到实处。着力整治“文山会海”、过度留痕、多头重复报送报表等基层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