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经身边的人推荐,我阅读了古代劝善书,读完之后,我不禁感叹,原来先人们早已对修身积善做出了这么明确的指引。近半年内断断续续地反复阅读,我也越发感觉这本书真的可以作为一个人的人生引路书加以珍藏。《了凡四训》这部融合儒释道智慧的典籍,分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篇箴言,将我原本纷乱的思绪梳理得条理分明。
《了凡四训》是传统社会中宣扬伦理道德、劝人断恶修善的书籍文本。该书印证了袁氏父子两代进士的成功教养,也激励了无数后世学子和志士仁人。清代名臣曾国藩早年读到《了凡四训》即终生奉行,因之改号“涤生”,将其列为子侄必读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书。
《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每个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自身命运与人生轨迹,但并非每个人都有这一自觉意识。青年袁了凡也曾选择“躺平”、自甘沦落,而他从“终日静坐,不阅文字”的“无求之士”到奋斗而成当朝进士、建功异域的“袁大司马”,转折点即在于悟透“命由我立、福自己求”的道理。在宿命论盛行的年代,他以一生诠释了“天不能限,数不能拘,阴阳不能阻,风水不能囿”的誓言,证实了人生航船的舵手是自己。袁了凡的心路历程与人生轨迹表明,一旦冲破宿命论的束缚,人便有了改变命运、不懈奋斗的动力。《了凡四训》划分了“善”的性质,并提出十大方向:“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和“爱惜物命”,并强调了改过和积善的重要性。改过是自我反省和修正错误的过程,只有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进步。而积善则是培养善良品质、积累福报的行为。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多做善事,为自己和他人积累福报。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命运并非完全由天注定,而是与我们自身的行为、心态和选择密切相关。正如袁了凡先生所说:“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通过行善积德、改过自新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不仅让我们在面对困境时有了更多的勇气和信心,更让我们在追求幸福和成功的道路上找到了更为坚实的依靠。
《了凡四训》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启示的经典之作。它不仅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行善去恶,命自我立”的核心理念和实践智慧,更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将继续践行这一理念和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和修养,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和理想。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传承《了凡四训》中的智慧和精神,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
(作者单位:宏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