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35 酒钢新闻中心出版






酒钢援建互助幸福院——

“空巢”不再冷清 “留守”不再孤单

记者 张 瑾 通讯员 王斌先

志愿者在互助幸福院为儿童辅导功课。王斌先 摄

在武威市古浪县新堡乡富源新村,80岁的李奶奶最近有了新的“据点”。每天午后,她会准时出现在村党群服务中心西侧的互助幸福院。这个由酒钢投入90万元建成的院落,如今已成为她和老姐妹们的“快乐驿站”。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酒钢富源新村驻村工作队持续加大走访力度。在走访中发现,村内留守老人文化生活单调、高龄老人就餐不便、活动空间多为临时场所。针对这一现状,帮扶团队深入调研富源新村实际需求,积极与集团公司对接,争取帮扶资金90万元。历时十个多月,一座占地900余平方米的互助幸福院在党群服务中心西侧顺利建成。

幸福院内部设施一应俱全,不仅有舒适的休息区、丰富的娱乐活动室,还配备了爱心理发室和医疗室。老人们闲暇时相聚于此,或下棋对弈,在棋盘上切磋技艺;或围坐聊天,分享生活点滴。在这里,他们重拾社交乐趣,不再被孤寂笼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幸福院不仅是老人们的“温馨港湾”,更是孩子们的“成长乐园”。每天夜幕降临,幸福院的儿童活动室灯火通明,爱心课堂里书声琅琅。11岁的留守儿童浩浩趴在崭新的书桌上,在驻村工作队志愿者的辅导下解数学题。“以前遇到难题只能等上学时问老师,现在每天都有人教我。”浩浩翻开作业本,透出掩饰不住的喜悦。

在这座幸福院里,温情故事每天都在上演。独居老人赵奶奶突发腰疾,邻居李阿姨主动照顾起居、陪她聊天;留守儿童小雨馨过生日,老人们凑钱买蛋糕,和志愿者们一起为她举办“集体生日会”。酒钢派驻富源新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周致明表示:“幸福院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座情感桥梁,让老人和孩子相互陪伴,让留守家庭不再孤单。”

如今,幸福院日均接待老人和儿童超过100人次,累计开展各类活动60余场。这里不仅让留守老人的日均社交时长从不足1小时提升至6小时,也显著提升了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随着幸福院的运转,富源新村的“空巢”不再冷清、“留守”不再孤单,村民们常说:“酒钢搭起的这座幸福院,守护了我们最牵挂的人。”

下一步,酒钢将持续关注富源新村及帮扶地区的发展需求,不断加大帮扶力度、创新帮扶方式,以互助幸福院为依托,进一步完善“一老一幼”关爱服务体系,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让更多的群众在国企帮扶下迈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 2025-07-25 记者 张 瑾 通讯员 王斌先 酒钢援建互助幸福院—— 1 1 酒钢日报 content_42804.html 1 “空巢”不再冷清 “留守”不再孤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