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在东兴嘉宇新材料公司铝材熔炼车间,高温炙烤曾是困扰生产和工人的一项顽疾。近期,该公司利用气凝胶纳米隔热的前沿技术,给高温熔炼炉披上了轻盈的“纳米隔热衣”,不仅显著降低了能耗,更让一线作业环境告别了“桑拿模式”,为传统制造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样本。
走进东兴嘉宇新材料公司铸轧作业区,整齐排列的熔炼炉正在高效运转。炉门开启时虽仍有热浪涌出,但车间整体温度已明显低于往昔。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此前由于熔炼炉热能大量散失,车间温度长期超过40℃,不仅吨铝电耗居高不下,一线工人更是常年经受高温“烤”验,作业环境艰苦。
为破解这一行业难题,东兴嘉宇新材料公司创新引进被誉为“固态烟”的气凝胶纳米隔热技术,为高温熔炼炉“量身定制”隔热方案。
据东兴嘉宇新材料公司铸轧作业区党支部书记、作业长屈怀超介绍,这种密度仅为空气3倍的纳米材料,虽然看起来轻薄如纱,但隔热性能却远超传统材料。作业区通过特殊工艺,在炉体外壁喷涂2.5—3毫米的气凝胶涂层,相当于给炉子穿上了高效的“纳米隔热衣”,实现了显著的节能和降温效果。
“以前这炉壁烫得难以靠近,大伙都得绕着走。现在温度降了,安全多了,活好干多了,整个车间也没那么闷热了!”“这项技术在冬季的节能效果更为突出,温降幅度可达夏季的两倍。”……这项技术应用后,效果立竿见影。现场实测数据显示:喷涂气凝胶涂层后,炉体表面温度普遍下降7—13℃,其中保温区域最高降幅达13.1℃。更为关键的是,吨铝电耗降低10.4%,相当于每生产一吨铝液节约17.5度电。
该技术除了应用效果好,经济效益同样显著。经测算,每年可为东兴嘉宇新材料公司节约电费超百万元。不仅如此,稳定的炉温控制还从源头保障了产品质量,使产品合格率得到显著提升。
铸轧作业区工艺质量协理工程师李逢科说:“我们正在全生产线推广这项技术,下一步将深挖各环节节能潜力,力争打造绿色智造新标杆。”
从“高温痛点”到“绿色亮点”,东兴嘉宇新材料公司的实践诠释了科技创新的真谛——它不在遥不可及的实验室里,而是在现场的一次次探索实践中。这种“降温不降产、节能又提质”的技改实践,正在为传统制造业探索出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绿色转型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