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在矿区“降本增效”攻坚战中,李鑫带领团队专攻《WK-10B电动挖掘机铲斗修复》项目。他在废铁堆里翻出报废铲斗,逐个拆解测量磨损数据,光是记录的台账就堆了半米高。最终,他创新提出“耐磨钢板嵌入式修复工艺”,让原本只能用3个月的铲斗“续命”到9个月,单台设备年节约更换成本33万元。
关键设备检修时长缩短35%,故障处理效率提升25%,累计创效200余万元……近三年间,李鑫主导完成的8项重大技改项目,像一颗颗钉子牢牢钉在生产一线,不仅为矿山生产注入了动力,还为行业技术发展贡献了力量。
心系职工 践行初心使命
“我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就怕谁有急事找不着人。”作为支部委员,李鑫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职工的“心事”:老张的孩子入学需要证明、小王的妻子住院缺人陪护、新来的大学生对矿场环境不适应……这些旁人眼中的琐碎牵挂,在他心里却重如千钧。
寒冬腊月,肖师傅肾结石突然发作,剧痛让他蜷缩在地。偏偏此时,单位车辆全部外出作业,一时难以调配。李鑫得知情况后,二话不说立刻多方联络,电话打了一个又一个,终于协调到一辆值班车。他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护送肖师傅赶往医院,跑前跑后帮忙办理手续,直到凌晨两点,在确认肖师傅得到妥善治疗后,才默默离开。
春节期间,爆破工小朱突发高烧惊厥,浑身抽搐不止,情况十分危急。接到消息后,李鑫第一个冲进宿舍。他一边用棉被紧紧裹住小朱做好保暖,一边争分夺秒联系车辆。车辆一到,他和几名同事立刻抬着小朱往医院赶。直到凌晨,当医生说小朱已脱离危险时,李鑫紧绷的神经才终于放松。
……
2024年以来,李鑫牵头构建“1+N”帮扶机制,每当职工遇到困难,他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无论是生活中的琐事,还是工作上的难题,都当作自家事来办,用耐心化解焦虑,用细心解决难题。
此外,李鑫还充分发挥党员传帮带作用,创新推出“理论授课+现场实操+项目攻关”培养模式,带着学员在液压支架下钻研原理,在掘进机旁演练故障排除。三年间,他培养出13名优秀岗位人员,其中1人获评甘肃省技术能手、12人获甘肃省技术标兵称号,为矿山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打开李鑫的办公桌抽屉,里面整齐摆放着“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先进生产者”等荣誉证书。这些证书的边角已有些磨损,却像一枚枚勋章,见证着他的付出。“其实我没做什么大事,只是把职工当家人。”面对赞誉,他总这样朴实地回应。
如今,他正带领团队深耕矿区设备管理智能化升级项目。工作中,他既手把手传授实操技术,又心贴心分享宝贵经验,全力推动5G技术与矿山设备深度融合。而这份传帮带精神,如同涌动的暖流,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不断传递,温暖着每一位矿山建设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