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35 酒钢新闻中心出版






前方到站镜铁山

戈壁峡谷,深涧铁桥,汽笛声回荡在北大河峡谷,这条74公里的钢铁动脉——嘉镜铁路,连接镜铁山与嘉峪关,铭刻着新中国工业化的足迹。

嘉镜铁路原名镜铁山支线,从海拔1500米的戈壁钢城嘉峪关,到2637米的镜铁山矿区,这条铁路线串联起戈壁的苍茫、峡谷的险峻与雪峰的圣洁,它不仅是一条交通线路,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个时代的缩影,用铁轨书写着“铁山精神”的时代传奇。

酒钢成立之初,镜铁山矿运输矿石靠公路运输,但是公路运输的运量有限,且运输风险也较高,于是,嘉镜铁路的建设被提上日程。从1956年开始勘探,到1969年正式交付运营,期间经历了无数困难与挑战。

1956年12月,嘉镜铁路的勘探工作正式启动。由铁道部第一设计院承担勘测设计,在诸多选线方案中,顺着北大河河谷修建是最省钱的。1957年3月嘉境线全线勘察工作结束,决定采用沿北大河筑路的方案。由于山高坡陡,测量相当困难,至1958年12月才完成施工设计。1958年8月,嘉镜铁路正式开工建设,这是一场人与大自然的艰苦斗争。铁路沿途地形复杂,地质条件恶劣,施工难度极大。然而,面对重重困难,建设者们没有退缩,他们凭借着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在绝境中创造了奇迹。

嘉镜铁路的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它经历了多次停工与复工的波折。1961年,由于国民经济困难,酒钢建设被迫暂缓,嘉镜铁路的建设也随之全线停工。这一停就是三年,期间许多工人被迫离开,机械设备也闲置下来。直到1964年,国民经济逐渐好转,酒钢建设重新启动,嘉镜铁路才得以复工。复工后由于资金短缺、物资匮乏等问题,施工进度仍然受到很大影响。建设者们依旧没有放弃,他们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终于1966年11月,嘉镜铁路全线贯通,全程74公里,其中39座桥梁、23处隧道总长12.55千米,设计年运量500万吨。全程设绿化站、桥西站、冰沟站、狼尾山站和镜铁山站,并从桥西站分出一条支线通往西沟腰泉,与西沟石灰石矿料场连接。1969年10月20日,嘉镜铁路正式交付兰州铁路局运营管理,为酒钢的生产建设以及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今,列车沿河谷疾驰,运送着矿石与物资,钢轨与斑驳古长城轮廓隔空对望,无声诉说着工业文明与千年戍边的时空交响。这段钢铁动脉以其艰险的建造历程、重要的经济价值以及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共同构筑了西北大开发进程中不朽的时代丰碑。

--> 2025-08-15 1 1 酒钢日报 content_42964.html 1 前方到站镜铁山 /enpproperty-->